第十三节 与烈日比辉(2/3)

作品:《海魂

国手里有足够多的原子弹的话,那么战争会在几个月之内结束

而且肯定是以美国的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薛希岳是在回国之后才了解到多的信息的,而他当时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尽量完成原子弹的实战化工作,同时尽快制造出几枚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而不是停留在实验的基础上首相的这道命令对当时的科家起到了很大的鞭策作用,因为就在此时“盘古计划”的科家还在为到底要不要进行第二次实验而争论不休呢

在完成了第一次核装置的爆炸实验后,科家们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特别是对原子弹爆炸之后能量的释放方式有了比较准确的掌握,从而可以基本上确定要使原子弹的破坏效果达到最大程度的理想爆炸高度而实验装置本身采用的就是“枪式”爆发结构,因此该引爆方式的可靠性也得到了证明

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原子弹的小型化,以及根据投弹方式做的一些改进设计

小型化工作最为重要,当时引爆的实验装置中达50多吨,就算是取掉上面的一些不必要的设备,其重量也过了轰炸机地承载能力,而且体积是大到连地面运输都不可能而按照要求要用“鹏”式轰炸机投掷原子弹的话那么其重量就得控制在9吨以下,而且最好控制在5吨左右,这样轰炸机才能够达到最大作战半径同时原子弹的外型尺寸最好能够控制在弹舱可以

容纳的范围之内,最大尺寸不能够过轰炸机停在地面时,弹舱顶部与地面地距离也就是说原子弹要具有实战使用价值,就必须要完成小型化工作,不然就最多只是拿来吓唬人的实验装置而已

原子弹的具体结构设计也很重要不说别地气压高度引爆装置就必须要做到足够的精确当然,以原子弹的威力,就算引爆高度高一点或者是低一点,对其破坏效果也没有太大地影响,而最关键的就是可靠性,绝不能因为引爆器出故障,让原子弹在投下后根本就炸不响

运载工作的改进问题也很关键现在已经确定由“鹏”式轰炸机来投掷原子弹,而且设计原子弹地工程师也已经保证肯定可以让原子弹装到轰炸机上去问题是轰炸机肯定要根据原子弹的外形进行改进,而且其内部结构,特别是弹舱结构也要改进比如普通“鹏”式轰炸机的弹舱内就设有两条并排的炸弹挂架,可以挂十几枚,甚至是几十枚炸弹而在投原子弹的时候,只需要挂一枚炸弹,而且炸弹挂架的承载能力要高得多,就得对弹舱的承力结构进行调整飞行员的问题并不大,麻烦的是,现在科家知道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了,那么怎么保证投下了原子弹之后,轰炸机能够逃出爆炸杀伤范围,而不是被原子弹给干掉呢?高空投弹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这样炸弹落下的时间会飞机也就有多的时间逃出危险空域可这仍然不够”必须要给原子弹装上减降落伞

投弹的精度也有要求当时负责该项目的陆航将领要求轰炸机飞行员能够在8000米的高度上,将炸弹投到一块篮球场大小的靶子上去这个要求就有点过头了说白了原子弹那么大的威力,就算是投偏了一点,对其杀伤效果也没有什么影响只是负责投掷原子弹的部队是帝国最精锐的战略航空兵飞行员,对其要求自然就高得多了

可以说在首相的直接命令下各项工作的度都加快了不少,只是当时薛希岳还没有决定是否立即使用原子弹毕竟罗云冲的战略轰炸已经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效果,“橙色作战”也已经全面拉开,只要美国出现饥荒,那么战争也会很快结束,有必要在这最后的时刻用上原子弹吗?

科家可没有管这么多,当时“盘古计划”的科家利用首相的支持不但在加紧做好原子弹轰炸的准备工作,还积极的展开了另外一项研究工作

原子弹产生巨大威力的基本原理是重核在裂变的时候会损失质量,而质量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可是在第一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魂 最新章节第十三节 与烈日比辉,网址:https://www.xbqg66.com/0_680/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