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藩镇之争(1)(2/3)
作品:《铁血兵戈》做出了标记,让人一眼就能够看明白,就连不是很熟悉军事的李杰,听着严复的介绍,看着桌上的地图,也是连连dia头,到了这个时候,一种敬佩之情从李杰的脑海里面冒出来了,难怪皇上亲手创建的铁血军如此的强悍,从细节上面就能够发现很多问题,就说这摸清情报的事宜,北方那么多的藩镇,短时间之内弄得一清二楚,有的放矢,这需要有准确的判断,还有强悍的斥候去侦查。
严复说完之后,皇上的声音传来了。
“严尚书说的情况基本是准确的,不过情报之中忽略了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这个 王处存,非常的低调,但是力量颇为强大,按照强中弱三类情况划分,应该是中等力量,也就是说十三家值得注意的藩镇,强大的有三家,中等力量有七家,实力稍弱的有三家。”
崔安潜再次开口询问严复了。
“严尚书,兵部对于征伐藩镇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兵部的建议是,以征伐剿灭为主,以招抚为辅助,朝廷一旦决定开始征伐藩镇,初始阶段一律采取征伐剿灭的作战方针,不能够采取招抚的策略。”
严复刚刚说完,崔安潜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刘允章就开口了。
“某以为征伐剿灭和招抚并重,兵锋所指,生灵涂炭,遭殃的还是百姓,能够避免厮杀最好,只要藩镇诚心归顺,并且愿意服从朝廷号令,何尝不可以。”
严复准备再次开口的时候,看了看坐在一边的皇上。
太子太保、大都督、铁血军大将军高驰邦也开口了。
“于阁老的建议,情理上是说得通的,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北方的藩镇,可谓是独立多年,很长时间都不服从朝廷号令,各自为政,就是地方上的皇帝,在他们看来,归顺朝廷不过是应对之策,骨子里是不会听从朝廷号令的,虽说大军厮杀,百姓一定会遭殃,可有些厮杀必须要进行,任何时候,实力才是真正让藩镇屈服和灭亡的唯一手段。”
辩论很快开始,因为皇上先前的话语,谁都是要提出自身的建议。
太子太傅、中书令郑从谠,太子少傅、礼部尚书崔慎,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寿王李杰由等人,赞成刘允章和于承惠的意见,认为征伐和招抚同时进行,两者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区别。
太子少师、吏部尚书钱士渠赞成征伐围剿为主。
最终需要表态的就是崔安潜了。
这个时候,崔安潜看着皇上,慢慢开口了。
“皇上,臣赞同征伐和招抚并重,还请皇上示下。”
李儒沛看着众人,政事堂讨论的意见,是招抚和征伐并重,还好他参加了这次的讨论,他是赞成围剿征伐为主的,不过也要说出具体的原因。
“政事堂的意见,以征伐和招抚并重,朕且不说其他,政事堂能够充分讨论,这就很好,朕希望诸位今后也要坚持,绝不能够形成一言堂的局面,有什么意见全部都要说出来,而且需要说明理由,这样才能够让其他人心服口服。”
“朕的意见,是赞成征伐围剿为主的,而且在征伐的初始阶段,绝不要采用什么招抚的策略,接下来朕就要分析其中的利弊了。”
“杜绝了招抚的策略,最大的弊端,不是百姓遭遇涂炭,南方的诸多情况,你们都是知道的,百姓暂时遭遇困苦,与长时间遭受痛楚,两者比较,利弊很清楚,也许征伐期间,百姓流离失所,为生活所困,可一旦征伐结束,百姓能够很快回到家园,开始稳定的生活,不再担心遭受波折,可谓是一劳永逸。”
“最大的问题,是藩镇之间的抱团联合,既然归顺没有希望了,那索性就鱼死网破,这样会令征伐更加的残酷,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更大,这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血兵戈 最新章节第三百六十五章 藩镇之争(1),网址:https://www.xbqg66.com/11_1152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