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风雷席卷荡涤尘(2/3)
作品:《三国之问鼎天下》 让刘虎等近卫去请贾诩、诸葛亮、王粲、徐庶等人来此之后,刘琮对张迅说道:“你且坚持片刻,将方才所言,对军师等人再详细说一遍。”
待贾诩等人入内,张迅不但将自己当日所见说了,还说出自己与那接头人商议之事。
贾诩等突闻如此巨变,不由将目光望向刘琮,见刘琮面带悲伤却强自镇定,心中都不觉安定下来。
见张迅摇摇晃晃地坐不住,刘琮便让人扶他下去休息。左右近卫将‘门’口守住,不许闲杂人等擅入。
“诸位,此事当如何措置?”刘琮立在几案之后,努力地平复着自己内心的‘激’‘荡’,沉声说道。
按着惯例,贾诩先说道:“蔡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自然要加以讨伐!”说着,目光转向王粲。那意思讨伐的檄文,非你莫属。
王粲点头直起身子道:“军师所言正是!”
倒是诸葛亮迟疑道:“现在情况未明,仓促出兵,只怕会‘逼’得蔡瑁做出疯狂之举reads;。”
这话也只有他说最为合适,贾诩、王粲和徐庶等人的家眷都在襄阳城内,若是他们来说,就有些不大妥当。更何况刘琮的妻子儿‘女’亦在牧守府中,万一蔡瑁以此相挟……
刘琮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沉‘吟’片刻后说道:“蔡瑁弑主谋叛,之前却毫无征兆,想必他行事也很是仓促。否则断然不会隔绝牧守府之后,却没有封锁襄阳城。”
在座诸位都是心思敏捷之辈,听闻刘琮所言,不由暗自点头,方才惊闻巨变各人心神不安,一时有些疏忽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现在他们看向刘琮的眼神,便又多了些敬佩。能在这种情况下镇定如斯,刘琮心志之坚,实在令人不得不佩服。
贾诩最擅长揣摩人心,他仔细回忆了刚才张迅所言,设身处地想了片刻后,心中一突,抬头说道:“蔡瑁有谋叛之心,却无杀害牧守之意!牧守遇害,定然是旁人所为,以老夫推测,很可能就是其子蔡兴!”
“哦?”刘琮没想到贾诩会这么说,不由问道:“先生这么说,可有根据?”
“以方才张义士所言,足见蔡瑁是有所准备的,否则也不会当日便能将部曲调入城中,换了府内守卫。然而他只是控制了牧守府,却未立即将襄阳城封闭起来,可见他之前并未有此打算。老夫设想,他的本意应是效仿曹‘操’,挟持牧守。”贾诩说到这里,见大伙儿都蹙眉陷入沉思,便不急于接着说下去。
刘琮沉‘吟’片刻,抬眼望向贾诩问道:“那先生又是如何推测出杀害我父亲之人,就是蔡兴?”
“既然不是蔡瑁,那便另有其人,而此人定然参与谋叛,就张义士描述来看,蔡兴此子行事嚣张狂妄,最为可能。”贾诩仅仅凭借张迅的话,便将真相推断的捌九不离十。
之所以要推断这些,并不是大伙儿不着急,而是必须先揣摩出蔡瑁等人的心理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才好加以应对,不至于事到临头无法应变。
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贾诩之前便隐隐有所预感,他觉得刘琮的步子迈的太大,太快,也太急切了。在贾诩看来,将新政推行到荆州全境的确很有必要,但如此一来,势必会引起荆州世家豪强的不满和反对。之前刘琦在长沙郡推行新政,不就是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了吗?虽然现在新政之事由刘琦主管实施,但那些世家豪强,只会把账算到刘琮头上reads;。
这几年刘琮迅速崛起,别说荆州内部的世家豪强,就是曹‘操’、孙策这些割据一方的诸侯,都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何况是利益必然受到损失的荆州世家呢?
然而这些话,贾诩却不好直接对刘琮说起,他知道刘琮始终有一种急迫感,这也多少有些影响到贾诩的心态。
最为重要的是,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问鼎天下 最新章节第七十一章 风雷席卷荡涤尘,网址:https://www.xbqg66.com/14_1466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