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八一建军节(2/3)
作品:《1895血在烧》迎来一个极为盛大而神圣节目,全都拥到了城外的庆祝现场,不仅庆祝这一天红标军的建军节,也庆祝全台湾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除了远在台岛南部和中部的杨宾、林清述、萧奈、李南以及徐骧和邱德标,以及匆匆赶往布袋嘴去接应林少猫将乃木希典押回台北的吴一鹏等人未能及时赶回台北欢庆,基隆的林世明、瑞芳的刘辅臣和曾志强、沪尾的李家财都通通连夜赶到了台北来参加这对红标军来说盛大而隆重的节目,而已经远在大陆的邱逢甲更是发来电报庆祝红标军的首个建军节,更不要说在台北的总参负责人郑逸、台北市长连朝纲、军事总教官汉斯·雅恩、总后勤部长林永连、军法处长张涛强、军情局长贺志强、掷弹兵大队长孙世盟等一干从龙之臣,就连为红标军供应大量武器弹药的禅臣洋行的负责人冯·德克比以及英国驻台领事欧思讷、英国长老教会在台神学院长托马斯·巴克礼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洋商等,也都积极参与这场盛会,因为他们将共同鉴证一个强大的军队在经过一百多天的浴血奋战之后,涅磐重生,蜕变成一支完全可以与列强聘美的新军。
当然更不用说听闻此次盛会而不远路途赶来参与庆祝的几百名台湾知名富绅,大家都希望向红标军靠拢的同时,也能从这支蒸蒸日上的军队身上分得一杯羹,甚至不用举办方出钱,许多士绅们都纷纷慷慨解囊义捐钱款,使得为组织举办这场盛会而奔波忧愁的连朝纲,唯一不用烦恼的便是钱款问题。
对于守在门外的林世秀等人来说,五分钟是极短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对于郁笑城来说,这五分钟却极为的漫长,因为在这五分钟里,他所思索,他所回顾的事情就像回放的电影胶片,以极快的速度一幕幕重放他这一百多天来的经历,就仿佛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他又重新经历了一百多天艰难而动荡的时间。
在进入签押房之前,他便接到从瑞芳赶来的刘辅臣的一份有关金瓜石与九份金矿的密报,光光金瓜石这仅仅5平方公里的地区便可盛产金矿500吨,年产量甚至可以高达5吨,整个大清朝一年的黄金产量大概有三分之二来自金瓜石,可想而知金瓜石金矿之丰盛,而光光金瓜石一年的产量便可足以支撑起红标军一年的养兵开销,更别说还有来自九份地区的金矿以及台湾其他各地矿产资源。
郁笑城甚至都已经计算过,由于侵台日军过早地被击败,他这一百多天里所消耗的银饷仅仅只有手头上积存的四分之一,还有来自各地高达三百万两银子的捐款尚未支出,如果他能够把台湾的局势稳定上一年,那以他手头的的银饷,不仅可以训练出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强大新军,而且还有足够的银两去购买西洋战舰,真正开启东亚大洋的争霸战。
台湾虽然对于大陆来说是个偏隅之地,但在郁笑城眼里却是像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笔下描述的《金银岛》一般充满财富,只要能让他腾出手来安心经营台湾几年,他便有把握改变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命运。
“海军,海军啊!”他长长地发出一声叹息,甲午大东沟海战的惨败,不只是大清朝的惨败,更是横亘在后世每一个中**人心头上的刺,让所有有着自强之心的中国人每一提及都感到心中隐隐作痛,更感到屈辱与羞耻,哪怕经过民国,哪怕经过共和国,这种耻辱在没有从日本海军上得到雪耻,将永世不得消除。
“既然中日大海战在自己穿越的时代再无可能见到,那就让我在这个穿越的1895年新的历史时代来亲自点燃吧!”他握紧了拳头,眼里燃烧的是沸腾的火焰,台湾战事虽然结束了,但对他还说,战争却才刚刚开始,对日的战争已经拉开序幕,正像那驶动的雷车一般,滚滚向前,永无停止。
站在镜子的前面,他默默地从上衣兜中掏出一个小小的标志徽章,那是由一把骑枪、一把步枪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1895血在烧 最新章节第241章 八一建军节,网址:https://www.xbqg66.com/224_22476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