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闲心杂谈(3/6)

作品:《洞玄指略

,很放松,但泥土的沉淀却让我很疲惫,而我挤出一丝丝精神去支撑,一次次,一次次,当我再也撑不下去,我知道我会离开土,离开土......

离开了土,我会到哪里去呢?是回到最初的林间枝头,还是去到云里安逸长眠?笑一笑,不作答案,到了那时或许就清楚了,世上的问题太多,我能答的很少,就简单说几个答案吧。

第一问业是何物?业啊,如何作答呢?若不解清这个概念,修行人的理论就难以说清,比如有人总问情为何物,而情只是业的一部分,世间的一切,不论有形无形,乃至时间、空间,全凭众生所有心感,萌动而生,比如情、心、意、想等等,先生自然业,即是所说纯明,众灵复感业动心,净业、胜业随生,生净胜业时,动便现,于是浊业生。

这些都是无形不可思辨而知,应将自心合乎天心,然后可以感知,所以丹家有说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即将人心合天心才返还于入胎之前境界,即《瑜伽师地论》中有心无心地。这二种境界,深远一等,而无优劣,又比如将有心归无心,从无心而用心,若非真实修证者必不能如此用心,不能证此,诸多境界不能现前。

比如众人眼中万物颜色,都是种种业化,比如众人身,高矮胖瘦,依靠前世业缘而化现如今比量,大至世界,山川草木,物质、非物质,都是业所化作,共生地球上,气息相连,同存一时空,境界相感,若将种种业比作沙,一事之业则如千沙所聚成的石头,千万事之业则如昆仑大山,千万人千万事之业则如沙聚地球,亿万众生类,亿万种事缘,亿万种思惟,亿万种生灭,亿万种时空量,若如此比量,将千亿星河化作沙粒,不及一地球境界众生百年业缘之万一。

诸业无形无相,从太虚一气而随缘化形,种种色、声、香、味、触,乃至于思惟,无不是业相,所以佛说一叶一菩提,以一沙可以观无量世间无量业缘流变,不论世界生、世界灭,业缘流变于自然业中,即种种因道而现,见种种即见道,见道者,种种即现,是故道不舍一,不舍万,不舍多,不舍少。

业,就是道,就是心,若心通明,若真悟道,则见于道,见道者,实无所见,比如说见道者亦见于业,而种种业因缘流转,是善是恶,是净是浊,善恶几分,净浊几度,种种分量,少悟者不可明之,所以不为常人说道为何物,因为本来无一物,道就是没有道,业就是没有业,本心就是没有心,但神妙变化,妙不可言,不可思议,以名相说真谛,明者见真,不明者即见非真,所以世间流转愈远,纠缠便愈多,诸业纠缠便愈深,起心动念间便牵动万千劫之业缘,若无大福,谁堪载道?

唉,我现在精神不聚,只能做这些解答,还有人问真的有生死轮回吗?如果我记不得前世,那么后世我就是另一个人或另一种生命,反正后世记不得前世,那我来世做猪做狗都无所谓啦。

这样的话题,如果让正宗的仙家听见,不知道会不会踹你个半死,我只是笑一笑,从小到大这样的话我听的太多了,这就好比身无分文的人去吃霸王餐:我先填饱肚子,以后要杀要剐无所谓啦。

如果你遇到个好老板,最多骂你两句,如果你遇到了黑恶势力怎么办呢?那时候你只能生不如死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生活恐怕你们不敢想象,如果真的给你来个油炸清蒸的,你真的能不求饶吗?你能做到坦然接受而不怨尤吗?我不用想,说出那话的人绝不能坦然偿还这债。

有人又说了,一顿白吃就要用命去偿还吗?当然世间业缘是有一还一,若不等量的受难就是那人欠了你的,你未来会有缘分去要账的,他多砍你一刀,你未来有缘还他一刀,若你多还一刀,就又欠了一刀,未来对方也有缘分来索你一刀。

本来业债偿还是如此,但如果这白吃的人当初命都不顾的去白吃,别人就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洞玄指略 最新章节第三十三章:闲心杂谈,网址:https://www.xbqg66.com/371_3717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