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周密的准备,班门弄斧!(3/5)
作品:《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只是此际才有机会说出来。
马和望向朱允熥,用极为崇拜又恭敬的语气道:“卑职以为,太孙殿下必有准备。”
朱允熥哈哈大笑,挥了挥手,立时有侍卫拿出一张新的地图。
相比前面的地图,这张记图仅仅画出了翁山县一带,但更加详尽。
而且,上面更是用红点标注了倭寇的据地。
马和、张辅、朱能三人的眼睛,一下子瞪大。
朱允熥一脸笑意。
没准备的事,他从来不做。
早在出征之前,姚广孝的探听司,就已经将倭寇在沿海一带的据点,都打听清楚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多么难以打探的事。
沿海一带的江洋盗寇,江湖的上绿林人物,甚至一些私底下作恶的豪绅地主,都知道倭寇的主要据点在什么地方。
毕竟,倭寇又不是一个人。
那么多的人,要吃要喝要穿,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进进出出,运输补给,怎么可能保密呢?
与倭寇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盗贼,或者干脆打着倭寇名义行事的江洋大盗,也不在少数。
他们消息灵通,自然能打探到。
但官府确实是不知道的。
或者说,朝廷派来的流官不知道。
在这个时代,官和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级。
流水的官,铁打的吏。
官往往是外地调来的,做几年之后,就会调离。
吏才是扎根本地,在实际上进行统治的人。
一个县有哪些绿林好汉,江洋大盗,梁上君子,衙门的捕头必定门清。
请...您....收藏_6Ⅰ9Ⅰ书Ⅰ吧(六\\\九\\\书\\\吧!)
但县太爷就不一定知道了。
倭寇的事也一样。
若说衙门的胥吏无人知晓,肯定不可能。
毕竟,各地衙门里面,都不乏及时雨宋江这类的人物。
义薄云天,四处结交三山五岳好汉,在江湖上颇有声望。
他们的消息,也灵通无比。
但他们会讲江湖义气,很多事情,都瞒着朝廷派过来的流官。
流官不知道,也就不会上报朝廷。
朝廷对倭寇的位置,自然就不清楚了。
老朱的锦衣卫密探和检校虽然无孔不入,可毕竟人数有限,主要势力集中在金陵城及其周围。
外面虽也有少量派遣,却基本上集中在大城市。
目的是监视朝廷重臣。
他们同样打探不到太多倭寇的具体信息。
但探听司不一样。
随着《大明日报》在各地开设分社,探听司的势力,也深入到更广泛的地区。
探听司招募的人,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更重要的是,探听司有钱啊!
《大明日报》一年两百多万两白银的收入,都砸在了探听司和情报局。
相比之下,老朱的锦衣卫密探和检校,一年能投入的钱,连他们的零头都没有。
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钱就能招募更多的奇人异士,有钱就能买到很多很多消息。
而且,此时的探听司,虽然做的是朱允熥这个太孙委托的事,但它本身并不是官方机构。
除了主管探听司的姚广孝之外,探听司内的其他人,都是没有官阶品级。
虽然内部也有级别高低,但它更像是一家企业在运作。
没有官阶品级,也就没有什么流官和胥吏之分。
消息便不会上下堵塞。
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最新章节第167章 周密的准备,班门弄斧!,网址:https://www.xbqg66.com/410_41077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