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贼船(2/3)
作品:《锦绣三国》不足!
此刻的牛渚,仍驻扎着张辽部的一万士卒,由张绣亲自统领,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准备压上前线摧垮任何一个硬茬。
至于后续登陆部队,张绣只能说没有了。四万主力精兵出战江东已经是张绣目前所能做到的极限。要是再过来一部兵马,那么整个淮南就只剩下一半的军队,稍微出din乱子,就是老窝被端,然后造成全盘覆灭的结局!
不过四万兵马也足够了。寻阳那边还驻扎着纪灵和张勋的八万士卒,与孙吴的主力隔江对峙。渡江作战发起进攻不太现实,不过能够起到拖延作用也就够了。
再说此番随张绣南征江东的将领和谋臣。
亲将胡车儿、周仓、李丰、曹性四人是不可少的。另外张绣还多了一名弓马娴熟武艺高强的猛将在左右,那便是东莱太史慈!
到这里,便可以揭开张绣闪电般迅速招降太史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了。
前面说过,张绣去见孙策的时候给他看了豫章郡派往许都朝廷的刘繇病死文书。由此挑起了孙策领兵西进拿下豫章郡的**。另一边张绣将文书也带给太史慈看了,曾经做过刘繇亲将好一段时间的太史慈自然一眼认出来文书上正是刘繇的私印和扬州刺史的官印。
既然刘繇身死,那么太史慈与刘舢间仅存的那din臣属关系、同乡之情便可以烟消云散了。这是太史慈决意投诚张绣的一个原因!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张绣主动许诺,带太史慈攻打孙策!
可以说除了贾诩,以及通过超强洞察能力,分析出来张绣即将南征的郭嘉,太史慈是除张绣之外的第三个得知张绣“明征荆州,暗渡江东”计划的人!
作为神亭之战的当事人,太史慈一直很憋屈。那一次本来凭借自己的武力,加上刘繇还健全的主力,本可以杀掉孙策这头雏虎的,最不济也可以生擒。但是刘繇的优柔寡断却是让太史慈极大的失望了。不甘愿放弃机会的太史慈自己出战,却是和孙策打了个平手。
本来打成平手也就罢了,谁知道刘繇在得知老窝被端之后,不思反攻复夺曲阿重地,或者正面击破孙策的劣势兵马,居然选择了不战而逃!
于是那原本不应该输得神亭之战便输了,输得很彻底。太史慈作为刘繇的部将,自然在和孙策的对战中得了落败之名,这如何能让出道以来尚无败绩、几乎是凭一人之力解过北海之围的东莱太史慈咽下这口气!
在背逃途中,太史慈仍然尽忠尽责,保护着刘繇撤退。但是看到刘繇毫无斗志的士卒在孙策的宽厚政策下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投降了,加上路上一直被孙策方追杀,刘繇没打一场硬仗,直接就丧失了争雄江东的实力!
见识到刘繇能耐的太史慈如何甘心?这货比起北海太守孔融都不如啊,人家孔融面对管亥统领的十多万青州黄巾军,只有几千郡国兵也能据城坚守,你有数万人马,却总是不战而逃!
心灰意冷的太史慈于是在半路就不跟刘繇一起逃了,收拢了一些散兵游勇,占据了泾县,自己树立起了抗击孙策的旗帜。在这期中,太史慈获得了和孙氏有宿仇的泾县大帅祖郞的好感,并联系上了敌视孙策的山越部众。另一方面自己在泾县招兵练兵,目的就是为了继续对抗孙策。
而张绣,就是在这个时候,抓住了太史慈不甘心、不轻易屈服的性格,抓住了太史慈想要与孙策在武力方面一决高下来证明自己的求胜心理!同样,也看到了太史慈在建功立业方面的强烈期望!
历史上孙策是因为战败了太史慈,用自己的智勇双全将其折服的。而现在,张绣只需要用刘繇病死的消息开导他,再许诺其与孙策对决来诱导他,便可以收得一员猛将。
这其实算是张绣在心理学的活学活用吧。因为在太史慈心中,最大的心结在于孙策。所以张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绣三国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贼船,网址:https://www.xbqg66.com/51_5148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