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会盟(五)(2/3)
作品:《北雄》地之戍卒,当年他们在时,正值杨广大兴土木,挖凿运河之时,边寨荒废,众人逃散。>
只朕叔父四人未去,最终殒命于此,朕不说什么大道理,朕只知道,我们在哪里洒下了血,哪里就是我之疆土。>
都说前人栽树,后人纳凉,树要是倒了呢?不能等风雨来了才想办法,我等要栽一颗更好更大的树,或者干脆建一间屋舍出来才是正经。>
所以跟突厥人谈的时候,即便不能讨回定襄郡,也不能任突厥人在此驻留,放牧,也不需说那许多,之前都商量好了的。>
五原,榆林,营州,都要跟突厥人谈一谈,咱们常说,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西域,辽东皆偏远之地,如今也是鞭长莫及,可以给突厥人一些便利。>
通商上也可以让一让,你们要清楚,跟你们说话的都是些突厥显贵,和咱们不一样,没有什么心怀天下,为国牧民之念。>
只要对他们自己有好处,他们就会心动,所以尽量满足他们的私欲,大事之上他们就会为我所用。>
以诸卿之聪明,该怎么做就不用朕再多言了吧?”>
听到皇帝自陈家事,臣下们心中已无多少波澜,这显然是皇权稳固的象征,因为没有什么人再去想皇帝出身卑微,不配为众人之主。>
他们在仔细聆听着皇帝的说辞,皇帝的意图将在之后的谈判中得到忠实的贯彻。>
而这些话听在他们耳中,都觉皇帝还是那么英明,所言皆切中要害。>
他们这些人确实和突厥人所求有所不同,虽说都难免有着私心和欲(和谐)念,可大家要的是功业,而非冗冗之利。>
突厥人就算再过一百年,估计也不会产生这种心怀天下,建功立业,名传青史的思维,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
裴世清率先起身,躬身道:“陛下如此之明,臣等之后定尽心竭力,为天下人谋福,为子孙后代消除祸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纷纷起身附和……>
李破摆了摆手让众人坐下说话,“突厥人心气还在,一些事他们不可能答应下来,先跟他们拖一拖,七月过去之前看看局面,许能另有转机。”>
众人不知皇帝口中转机为何,也无人探问,皇帝既然心有考量,那他们只需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节奏行事便可。>
大家一边吃喝一边又商议了一番,主要是突厥的东西两个小可汗都没有露面,王庭的承诺也就值得商榷。>
突厥人的小可汗向来有独走的习惯,所以不能把突厥人的许诺太当回事,说不定和王庭会盟之后,还要派遣使者去小可汗的面前重申一下盟约,或者是看看他们的态度什么的。>
………………>
晚间终于下起了小雨,草原上的夜晚本就凉的很,如今更是好像进入了冬天一样。>
两边的人都不太好受,突厥人要习惯一些,唐人这里就要遭罪的多。>
尤其是不能再点燃篝火,草原上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军兵们却愈加戒备,白日里贵妃娘娘亲手杀了一个突厥的将军。>
将士们听闻之后都很振奋,如果说臣下们还会觉得贵妃娘娘行事略有鲁莽的话,那么到了军将们这里,那就是士气大振的结果了。>
如果不是军官们极力约束,说不定唐军士卒和突厥人就能借此起上一些冲突。>
热血沸腾的军人和愤怒的突厥人离的这么近,确实有些危险。>
所以晚间这边的营地便加强了戒备,士卒们不顾寒冷,在雨中值守,一个个都被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雄 最新章节第1258章会盟(五),网址:https://www.xbqg66.com/53_53850/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