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郡县与分封(1/2)
作品:《秦人》郡县制成就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创它的秦帝国却败在了郡县制上。〈吏要担心哪里可能出现纰漏,自己会被赶到前面做工。武将们要操心自己家的地,哪里有时间管始皇帝的事情。除非始皇帝瞪着眼睛让他们去的时候。
孤家寡人的称呼不是随便来的,这是帝王们切身体验后总结出来的。而始皇帝的“朕”更是将他彻底的孤立了起来。这个时代终究是宗法制思想占据着主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几乎每一个人都把宗族看的比朝廷比国家重要。为了宗族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国家、朝廷。这就是主流思想,没有人会怪罪这样的人。
而脱离现实的始皇帝显然没有意识到他的思想太靠前了,太先进了。百姓、官吏、六国贵族他们都认为分封巩固宗族才是社会主流,就连这时的儒家都提倡分封宗族,小家小国思想可见一斑。
但始皇帝他不想天下再起纷争。他不想为一族私利试天下征伐不断。但天下人终究是现实主义者。他们不会想一统的好处,这也是事实,天下人确实也没有感到一统的好处,所以他们依旧认为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人类思想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你告诉他这样好,但他们依旧认为他们的方法也不错,郡县制是好,但社会不认同。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当主流思想与现实情况相矛盾时。矛盾自然而然便产生了。
“皇帝陛下,越东初定,闽中、番禺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今公子旭军功卓越,其本意又愿镇守越地,臣请立五大夫公子旭驻守闽东。”脸型方正的老者对公堂上的始皇帝谏言道。
“分封致周灭,且现天下多数已定郡县,岂能独分闽中之地?”李斯见王绾旧事重提反驳道。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问也!”始皇帝看到扶苏的老师淳于越又大气凛然的立在了他的面前。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德过三皇,功盖五帝,天下主宰,当开万世基业,岂能师古也。”李斯大声的辨别道。
“我秦人能走到今天,做的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朕心意已决,分封之事以后不许再议,违律者斩,然五大夫公子旭军功卓著,又有意镇守越地,就许他选地治县吧。”始皇帝最后决定到。
李斯正暗中庆幸他又一次占对了队,同时坚守住了他的政治主张,但听到后半截始皇帝尽然还是给了公子旭一县的治理权。心中十分的诧异,这公子旭真是得宠,始皇帝尽然为了他改变了郡县制不封官宗室的潜规则。
三人见始皇帝一锤定音的将分封制按下来,都不敢再多言。于是又与始皇帝商议了一些闽中、番禺的其他事情这才告辞离去。
等众人都退下后,始皇帝就给身旁的赵高使了个眼色,赵高心领神会点了点头走了出去。不一会就领着一个面色红润的矮胖子走了进来。
“你就是徐福?”始皇帝等胖子行完大礼后问道
“庶民正是徐福!”矮胖低头应诺道。
“朕听闻你看见过海外的仙山,说说当时的情景。”始皇帝放下手中批阅的竹简说道。
“庶民第一次见仙山,大约是在十几年前,庶民跟随着庶民的父亲出海捕鱼的时候,遭遇上了大海风,庶民醒来的时候现渔船被海风吹到了远海,庶民的父亲也不见了踪影。
在海上漂泊几天后的一天中午,庶民现在海面的中出现了三座仙山,仙山上仙气环绕,飞鹤成群,奇花异树比比皆是。庶民此生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但就在庶民划船打算靠近仙山的时候,仙山却突然消失不见了。之后庶民又在海上待了好几天才回到了琅琊。
这十几年庶民修道的同时又多次出海寻找仙山,或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人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八章 郡县与分封,网址:https://www.xbqg66.com/65_6592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