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2)
作品:《一个关于丝路的故事》大东皇后「醒春娘娘」一脸富泰,身上的大袖紫烟襦衫质轻料薄,肩头帔帛长垂,料面绣满翠绿的水纹,下半身着束了宽带的紫烟高腰裙,裙上同样绣满翠绿水纹,又镂上金黄丝线来回交织,花样繁复而炫目。高腰以下呈斜襬剪裁,长裙曳地,因此虽肥肥胖胖,却给人颀长而雍容华贵的印象。娘娘如云的一头乌黑秀发松松拢高了,梳理成圆圆一圈,蒲团似地顶在头上,额顶发团正中央嵌了一块醒目的大翡翠,椭圆的玉石色泽浓艳,绿得发亮。她多肉的面颊把眼睛和涂成朱红色的嘟嘟嘴堆挤到最小,阔脸高髻对比之下,五官显得过于拥挤。此外脸皮都给脂肪绷紧了,因此表情绝少,彷佛不作兴把心境展露在外人面前似地,恰好烘托了身为皇后的尊贵身分。
午饭过后,醒春娘娘入内假寐了一下,照例晏起,让人费心捯饬了老半天,出来见人时太阳已西斜。命好的她养尊处优惯了,在离宫别苑寝殿正厅内的矮栏杆旁,手倚着红漆大圆柱,打扮得体体面面站在浅台阶顶端未发一语,等人来搀扶的当儿散发出一种无限娇贵的慵懒气息。
宫廷后山黄土石砖砌的别苑围墙内,庭院地上挖了个方方的小鱼池,池底浅粉、浅黄、浅蓝岩块凹凸堆栈、棱角分明;池岸罗列的一排油灯泛起微亮光晕,映照水边儿。天色逐渐昏暗,但是不掩景致的清丽。
沿山坡正中间一级一级浅浅踏步迭砌成一条磴道儿,无限延伸上山。一名中年大太监正奋力往上爬,累得浑身大汗、气短力虚,抬头一望,别苑还遥不可及。所幸半途让他瞟到一名小太监,正打磴道儿右侧斜坡上的白樱花圃路过。大太监放声就喊,「还不快给我报去?把娘娘她们都请回去。典礼时间都快到啦!嗤!还得我来催,真是的。都这么晚了,不过是游个后山嘛,哪能去这么久。都昏头啦你们?娘娘她们不回去等皇上,难道要皇上等她们不成?我看你们一个个脑袋甭要了,通通砍了去,替娘娘她们顶罪!」小太监一听大太监开骂,连忙从花圃跨上磴道儿,赶在大太监前头急奔上坡通报去。
准备回宫的十几位妃嫔各有特色。比方说,窈窕善舞的高个子「沈香妃」性喜热闹,轻快活泼;略略发福的「满妃」梳了蓬蓬的横幅发髻,笑口常开,乐天好脾气;头上顶着高大假髻的「淑妃」个性孩子气,容易受挫折,时间一赶就把问题看得过大,这会儿双手抱拳摀着太阳穴,边走边说「我不要,我不要!」还左摇右晃,摆出不配合状。而拉开好几步距离领在前头、身分不容置疑的即是雍容大度、风韵成熟的皇后醒春娘娘。贪玩的众妃嫔游了一天后山,各个满脸倦容,唯有她最实惠,待在寝宫不出来,好好歇了一下午。出入离宫的山路平坦可有些过窄。醒春娘娘搭轿,十多位妃嫔加上二十多名宫娥徒步,队伍拉得老长,下了磴道儿通过一座红漆衬底而由皇帝亲笔题了「春晖别苑」四个鎏金大字的牌楼,走向玄安宫。
薄暮时分下山途中依稀可见玄安城屋海交迭,街衢上熙熙攘攘的民众都在挑水。「玄安大街」中央一名年轻妇人后颈项上水平扛了一只细长的木桶,显然负荷过重,两手还弯到后头去托住桶底保持平衡。这时,东面一名男童拿扁担挑了两只大木桶缓缓路过。而大路西面墙根儿上屈腿抱膝另坐了一名年轻妇人,长发拢到头顶、裹着头巾,身旁放了三五只大木桶,装满了水要卖。
城郊干燥发白的土地上杂草稀疏,一座几近干涸的小湖水位低浅,缩到只剩湖心一滩,湖心以外整个儿见底。一名中年男子趴在湖边儿,上身整个儿倒悬在干硬的湖床斜坡上,伸长了手小小心心往下构,要往最低处汲水。玄安地区正值大旱期,各家井里滴水不剩,全靠花钱购买脏污的泥水过活儿,民怨沸腾。
终于赶到了翘角飞檐、廊腰缦回的皇宫大殿,放眼望去净是亭台玉阁、勾栏环立,景象十分壮观。木造的「暖心殿」中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关于丝路的故事 最新章节131,网址:https://www.xbqg66.com/81_81934/130.html